【傳習藝展】生態城市與未來教育對話—孩子在節氣中活出天賦自由
道禾教育基金會於1996年自幼兒教育扎根,從二十四節氣中融合人文藝術、科學數理,陸續建有托嬰中心、幼兒園、小學部、中學部、高中部與國際學院ESL Program等國內外校區。 […]
道禾教育基金會於1996年自幼兒教育扎根,從二十四節氣中融合人文藝術、科學數理,陸續建有托嬰中心、幼兒園、小學部、中學部、高中部與國際學院ESL Program等國內外校區。 […]
2022年2/2~3/4于「道禾六藝文化中心-傳習館」將迎來一個特殊的展「春賦」。「春曉滿庭芳,枝頭添新妝;唐詩畫藝境,賦情山水藏」這道詩,正是描述「春賦」的意境。 […]
《論語新解》曰:「習者,如鳥學飛,數數反覆。」心行,意味著適時以教育牽引孩子內在天賦,通過課程規劃實踐所學,獲得內在心性與外在能力的陶養。 […]
葉底,就是一般俗稱的茶葉渣。 儘管(渣)常常被象徵生命中最低賤或是微不足道的某些人、事、物⋯⋯但是,若能 用心觀照,通過覺性,仍舊可以發現 蘊藏在其中 的慈悲與智慧! […]
\ 一位小兒科醫師的生活拾集 / 孩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周遭,只覺得一切都新奇,什麼都有趣,孩子們肯定不怕犯錯的每一筆,這份充滿無限可能的初心,正是最難得的狀態。 […]
三人行 必有我師,語出論語述而:「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」,比喻到處都有值得學習的對象,應勇於向人請益,取長補短。陳正隆、吳季如、林輝堂三位老師的,三人行 必有我師的組合,便是藉由開畫展,向社會大眾請益,吸取更多營養,再次精益求精。 […]
在經歷一場大病後,又重回水墨創作中,,體悟我們的生命雖是脆弱無常,但只要不放棄,所有的困頓與轉化,可創造出當下永恆精彩的生命力量;在生命轉彎處,人生自有一番不同風景。這是十幾年來倘伴於水墨創作中的深刻感觸,也是此刻的心靈寫照。 […]
由就是愛茶碗Just Chawan及四兩文物窗主辦,野獸藝術Wild Art協辦,結合國內知名志野釉老師楊晴晴及水番流派陶藝老師黃鈺雯、藝術家陳裕仁(Eric Chen)及當代畫家鄭博閏(Boruen Cheng)配合古文物收藏家廖采泫,7月7日(四)至7月31日(日)於傳習館展出,將帶給市民一場精緻的文化饗宴。 […]
快悅齋由余悅主持,以陶藝創作為主軸,茶碗、陶塑、陶盤、盆器,發展出余悅、余快、秀、靜等不同藝術作品。 茶碗以多次水磨、多次釉燒,混合柴燒、瓦斯、電燒,逐一創作出不同表情。 時而狂放,時而自由、時而內斂,每個茶碗都是獨立創作,皆具藝術性。 […]
深信萬物有靈,飄渺難以觸及,卻始終在不遙遠的地方有序地棲息。 於是,我任由思緒染上神話色彩,幻想環境景物具有高潔的意識,化身為巨人與精靈,安靜、沉穩地佇立,堅定地守望祂的家,和諧與溫柔是這片天地的語言。 …那是我嚮往的地方。 […]